广州沁颜时尚医学门诊部主任医师 徐根艳
水针疗法是现代针灸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集中体现了传统针法,民间疗法和现代治疗操作技术的多种优势,是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的相关途径,发挥预防医学,治病防病,医学美容抗衰老作用的中西医结合的外治方法。这些疗法一经应用于临床,立即受到了很多医学同行的关注。随着疗效的显现,适应病种及适应症的迅速增加,为临床医学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水针疗法即穴位注射疗法,一改传统的针穴两者作用为针,穴,药三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射于有关穴位以防止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的更新,使原有的治疗效果几何倍数迅速的提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水针的概念
该疗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医生将常用的“封闭疗法”与针灸疗法结合起来,治疗某些病症。经观察这种中西医结合疗法见效迅速,有效率高,较单独的使用针刺或者封闭疗法要好的多。所以发挥到今天,产生了许多经典的案例。随着水针疗法的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注射的内容选择,剂量规定,以及适应症方面,都出现了相对的固定形式,显得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小剂量穴位注射法
小剂量注射一般采用注射药液的20%-50%剂量注入穴位,所选的药物和穴位,一般针对不同的穴位,不同的病症而又特异性。及药物给穴位提供特异性地有效刺激物,穴位也为药物提供相对特异性地给药途径。(如选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注射液注入有调血作用的血海,三阴交的穴位内,穴药结合可以共同发挥调血,活血的作用)小剂量穴位注射法一般用来治疗某些常见病,慢性病,以及顽固性疾病。因其药剂量小,所以可以多选穴,多次,长疗程注射。这样既能节约药物。又可以减少药物毒副作用,而取得的疗效要比一般注射方法疗效好很多。适应小剂量注射的药物品种特别多。一般来说,凡事适宜肌肉注射的中西药均可使用。
2.水针
这里所指的水针是一个侠义的概念,即专指用某些非治疗性的药液(如,维生素,免疫制剂,营养类注射液等)注入穴位的方法。穴位选择以局部穴位和阿是穴为主,有时候根据治疗的需要也选用一些有增强免疫作用的腧穴。这些药物可以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对神经肌周围组织细胞有营养作用,所以该法常用来作为一些免疫力低下,抗衰老及医学美容等。
3.穴位封闭疗法
是指用局部麻醉药加激素或镇痛之品,选择阿是穴进行穴位注射。该疗法所用的药物药量,以不超过药典规定的日用量为原则。添加的稀释剂的量须根据病变所在部位灵活掌握。注射的穴位应该选择病变处固定的反应点或者压痛点,或是外神经干受损到损伤的部位。每次只选择1-2个穴位,间隔时间相对宜长,重复治疗次数也不应该过多,学二外I封闭最适用于软组织损伤所致的急性剧烈疼痛,且痛点固定。此外还适用于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使用消炎镇痛之品或缓解痉挛之剂,注入特异性地穴位,以治疗内脏痉挛所致的急性疼痛等。
4.自血穴位注射
自血穴位注射应用在抗衰老领域和皮肤过敏及皮肤病领域应用比较广泛。自血穴位注射是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数毫升,再注入穴位中,主要是利用血液中丰富的红细胞,白细胞,抗体等,在较长的吸收过程中,不断的对腧穴的长效刺激,以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因为血液是通过穴位注入,所以也属于穴位注射法的内容。该疗法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则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皮肤病,口疮等。根据需要,自血也可以与其他药液混合使用,以增加特异性治疗作用。
总之,水针疗法的注射形式多种多样。临床应用也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她们所具备的特点是一致的,都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辨经、选穴,处方,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相关途径,结合现代药理作用,发挥治疗效应。另外水针操作要求必须“得气”后再注入药物。这种集针刺,穴位,药物的综合效应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是水针疗法所独具的内涵。所以水针疗法就是穴位注射疗法。它包括了在穴位上注射的所有疗法。这种疗法近几年在医学美容,医疗抗衰老,慢性疾病防治等领域发挥了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