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解放军第534医院美容科 肖建华
内眦赘皮(Epican thus)是指发生在内眦部一种纵向弧形的皮肤皱褶,又称内眦皱襞、睑鼻皱襞。一般多由上睑向下延伸、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将内眦角及泪阜部分或全部遮掩,显示内眦间距离加宽。由于鼻侧睑裂部的巩膜被过多掩盖,给人以“内斜视”的假相,影响眼及容貌美观,重者可遮挡部分鼻侧视野,妨碍视觉功能。
一、内眦赘皮广义上分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
1、先天性内眦赘皮
1.1先天性内眦赘皮形态及程度分类
先天性内眦赘皮(congenital epicanthus)一般为双侧性,多单独出现,不伴有眼其他先天异常,称单纯性内眦赘皮(simple epicanthus)
部分先天性内眦赘皮患者可伴有小眼裂、上睑下垂、小眼球及其他眼部先天性异常。有者则为某些先天性综合症的局部体征之一。
先天性内眦赘皮在东方民族较为常见,尤其在蒙古人种更为多见,为种族特征,故有蒙
古皱襞之称,而在白种人和黑种人中少见,被称为异常。
2、天性内眦赘皮
主要由于外伤、烧伤以及眦部手术后疤痕收缩,内眦部皮肤受到牵拉紧张而形成,其形态多不规则,单侧者多见。又称疤痕性内眦赘皮。(Cicatricial epicanthus)或称外伤性内眦赘皮(epicanthus trauma)常伴有邻近组织损伤和急性,如内眦韧带损伤,睑裂黏连以为,泪道损伤及鼻眶部骨折等。
二、依其高度和形态分类
眉部(型)内眦赘皮
睑部(型)内眦赘皮
睑板部(型)内眦赘皮
倒向型内眦赘皮
国人中多见睑板型,次为睑型,眉型少见。倒向型内眦赘皮往往有小睑裂和上睑下垂,通常是komoto氏综合征(眼睑综合征)的一个体征。
三、依其程度分类
依据内眦赘皮宽窄及遮掩泪阜程度多少分轻、中、重度三种。
四、内眦赘皮的发生率及遗传规律
1、国人内眦赘皮发生率
据吉民生氏统计观察(中华眼科杂志8(5):285,1958),1091人中,有内眦赘皮者占53.66%,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以儿童时期(1-10岁)占的比例最大,约为65.85%。
胡诞宁氏调查(眼科遗传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113页)2220只眼,内眦赘皮发生率为47.8%,男女性别发生率较接近,10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最高为79.5%。
2.内眦赘皮的发生于种族、地区、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五、内眦赘皮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1.内眦赘皮形成的解剖因素
1.1水平向皮肤过剩说
1.2垂直向皮肤紧张说
1.3内眦部轮匝肌异常说
1.4其他:眶部突起较少
2.内眦赘皮形成的种族、遗传因素
3.内眦赘皮形成的发育、年龄因素
六、内眦开大的美学依据
1.黄金比例说
2.眦角角度说
3.化妆上镜说
4.欧化洋气说
5.其它
七、内眦赘皮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
1.手术时机
1.1若赘皮程度轻,不伴有其他眼部畸形,对容貌美观影响不明显者,可不必手术。
1.2若确实内眦赘皮明显,影响美观,需手术者应推迟到16岁以后进行。
1.3对于合并小睑裂,上睑下垂或倒向型内眦赘皮者,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多主张尽早分期或联合手术。有学者提出二岁即可进行手术矫正。
1.4对于Komoto氏综合征(也称眼睑综合征)者,原则上也应尽早给予矫正,因单纯先矫正上睑下垂往往会加重赘皮程度,故先矫正内眦赘皮,小睑裂等畸形,待3-6个月局部解剖关系稳定后再矫正上睑下垂为宜。
1.5后天发生的疤痕性内眦赘皮,若单纯影响美观,应于伤后6个月疤痕稳定软化后再手术矫正。若合并眼部睑内外翻,睑部分缺损,泪囊炎等需尽早修复治疗,以防发生并发症,影响视功能者,可酌情提前一并修复与治疗。
2.术式选择及评价
内眦赘皮矫正方法颇多,临床上按赘皮类型,轻重程度及解剖学成因基础来选择疗效稳定可靠、术后局部遗留疤痕少,并发症少的最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矫正。
内眦部皮肤切除手术,是基于皮肤过剩的理论原则下进行。虽然方法简单、易行,但复发率高,常引起继发性赘皮,增加再次手术难度。目前已多不采用或仅用于轻度赘皮矫正,而且往往系改良术式。至于切除鼻背部梭形皮肤试图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不仅无效,而且会导致不美观的疤痕形成,早已废弃不用。
当前矫正内眦赘皮的主流是根据赘皮形成垂直方向的皮肤紧张理论,而采用局部皮瓣以为的方法,利用赘皮本身水平的一些相对过剩的皮肤来补偿垂直方向的不足,以缓解和解决赘皮垂直方向的皮肤张力,使皱皮处皮肤重新分布而平复,达到矫正目的。
鉴于以上所述,目前临床上修复内眦赘皮最长采用的是不同的Z瓣称形及各种改良术式。但Z形成皮瓣移位术虽效果可靠稳定,术后亦可能遗留切口疤痕。有时,这种疤痕和赘皮同样显眼而影响外观,是其不足之处。
最近对内眦赘皮成因,有学者认为与赘皮轮匝肌异常其对皮肤产生异常张力有关,因此主张局部切开赘皮皮肤,切除该区域多于的轮匝肌并将皮肤固定于深层骨膜组织来矫正内眦赘皮,即达到矫正目的,又不影响美貌,也不需采要复杂的皮瓣移位手术。
对于内眦赘皮伴有其他眼部畸形的矫治,需权衡利弊,分清主次,往往需分期或同时联合手术进行,若内眦赘皮伴有内眦远距(内眦间距过宽)在矫正时必须同时缩短加固内眦韧带方能奏效,因此一定要选择同时暴露内眦韧带的术式。如选择Spueth法或Mustarde法等。
临床对鼻梁地平伴轻度内眦赘皮者,在实行隆鼻术时往往见内眦赘皮同时减轻或消失。
八、内眦赘皮矫正的方法
单纯内眦部皮肤切除法(针对横向皮肤富裕)
1、半月形皮肤切除法
2、V形皮肤切除法
3、双弧形皮肤切除法
4、W形皮肤切除法
5、“L”皮肤切除法
6、皮肤切除赘皮翻转法
7、(Von Ammon 法,Arlt法,Hiraga法,Watanabe法)
皮瓣法(纵向皮肤紧张)
1、Z瓣法
2、单个Z:Roman ,Sheehan,Imre,Ogawa,Park
3、多个Z:Blair,Coverse,Mustarde,Spaeth
4、Y-V法
5、Hughes,Fuente del campo
6、W瓣
7、Mulliken-Hoopes,Uchipe,Flower
8、矩形瓣法
9、赘皮下轮匝肌切除皮肤深固定法(宋)
Z瓣法
1、单个Z:Roman,Sheehan,Imre,Ogawa,Park
2、多个多个Z:Blair,Coverse,Mustarde,Spaeth
3、Y-V法
4、Hughes,Fuente del campo
5、W瓣
6、Mulliken-Hoopes,Uchipe,Flower
我最喜爱两种方法
1、横向松解法(肖氏法)适合于:鼻根低平面,内眦角皮肤菲薄的内眦赘皮;
2、Park氏法(肖氏改良Park)适合于:鼻梁高挺,内眦角深邃,且要求尽量做大眼睛的内眦赘皮。
术后并发症、效果不理想原因及预防处理
1、术后感染
2、切口疤痕明显
3、溢泪
4、矫正不理想或赘皮复发
5、皮瓣坏死
几个问题
1、内眦开大切口是否与重睑线切口相连
答:都可以。我们感觉切口相连易于调整,且基本不会有重睑线分叉。缺点是重睑线内侧四分之一容易短期增生。
2、内眦韧带的处理
答:除外伤和先天性小眼畸形需要缩短外,正常人都不需要处理
3、增生性疤痕怎么办
答:3-4个月都能恢复
4、可否联合隆鼻
答:可以,设计上略加注意。同时注意消除切口张力
5、会不会伤及鼻泪管
答:不会、术后溢泪是内眦部眼轮匝肌麻痹,虹吸作用减弱为主,一周左右会恢复。
6、皮瓣坏死
答:基本不可能发生
7、矫正不足或过矫
答:多沟通,设计好!
8、是否需要同时开外眼角
答:没必要。商业行为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