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堪称互联网行业的资本寒冬,尤其是各种O2O行业,几乎已成为投资行业避之不及的“雷点”,“有多远跑多远”。但医美O2O行业却逆势火爆,成为资本人热捧的对象,还带动起新一波医生创业潮。
医美O2O逆势火爆
这两年可堪称是互联网行业寒冬,尤其是各种O2O行业,在经历之前的一时喧嚣之后,现在几乎是“遍地哀鸿”,投资人也敬而远之。但医美O2O却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这两年成为资本的宠儿。从去年开始,京东、恒大、苏宁环球等企业纷纷进军医美领域,行业中已有的医美O2O平台也纷纷宣布获得投资。今年新氧、悦美等各大医美平台相继完成融资。
据统计,过去三年,市场上出现的医美平台超过30家,平台的主流模式是“医美社区+O2O平台”,通过线下整合医生和医疗机构等资源及线上对接消费者,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服务,并在社区共享。
重塑医美行业
曾经以地产为主业的苏宁环球如今已成为进军医美行业的一员猛将,在医美行业布局动作不断。不仅出资1.34亿元成为更美的C轮融资的主要投资方,还频频线下布局,参股韩国ID健康产业集团并共同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合资成立50亿元医美投资基金,全方位大力度进军医美产业。
提及原因,苏宁环球副总裁贾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医美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在苏宁环球布局关联健康产业领域的时候选择医美行业作为突破口,也是看好医美之后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势头,他们认为通过集中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服务,通过整合资源规模化,医美产业发展将成为燎原之势。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机构分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是继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整容大国。整形美容已成为居于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据SPAS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年整容数量已经达到700多万人次,中国整形美容行业长期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据预测,到2019年整个行业的份额将会达到10000亿元。
招商证券的调研报告显示,需求提升、技术进步、政策逐渐完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医美产业爆发。当前医美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发展空间巨大: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25%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整形人口比例、人均整容次数及人均消费均很低,渗透率不及2%,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国内消费再升级的趋势,医美市场远未达到饱和,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医美O2O正在带动起一波医生创业潮。
2016年被医疗界人士称为“品牌医生元年”,一年内成立了50多家医生集团,医生辞职创业潮也兴起。尤其是医疗美容行业,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相对宽松,医生创业人数更多。
近日由医美APP美黛拉举办的“医美行业创新论坛”透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注册的医美机构已接近6000家,这其中医生创业成为“新势力”。这些新势力都在努力摒弃百度竞价、渠道分销的方式,寻求一种新的品牌推广路径。
“过去三年,我们扶植了大量的袖珍诊所,帮助很多医生获得了自己的诊所和客流。”刘迪说,很多医生的梦想就是开诊所。一些大医院的小大夫,收入不高,但通过更美等在线医美平台成为社会认知上比较高的医生,业务量比原来大医院的主治专家还要高。
刘迪认为,医生自由执业和独立执业是个趋势。医疗美容本质上是一个以医生为核心的行业,未来医美品牌的主体会从医院过渡到医生。
更美正在推行一项“空中医院”的计划,将打造超过100个医美名医IP,并以此为目标,为入驻医生提供包括品牌、电商、预约、场地、售后、流量、金融、厂商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支持。另一个医美O2O平台新氧则在各个城市托管有牌照的诊所,向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开放,平台提供的管理人员将“医助”和“服务人员”的角色结合到一起。
刘迪的目标是把更美打造成中国消费医疗的互联网入口。“整形、牙科、减肥、抗衰老,这四个品类会是未来整个中国消费医疗的发展方向,每个市场可能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
小编寄语:未来谁能够分享医疗美容产业的蛋糕?医美O2O医生创业潮走向好,或许就能分得一块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