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 徐永成 刘轶 张旭东 李敏 葛红 刘文阁 袁渊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技术在吸脂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74例行肿胀吸脂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8例,对照组316例,观察组术后行超声治疗,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比2组患者脂肪抽吸总量、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周径和脂肪厚度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脂术后给予患者超声治疗,患者脂肪抽吸总量明显增加,而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明显缩短,肢体周径和脂肪厚度变化增加,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吸脂术后行超声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是对脂肪抽吸术后康复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吸脂;恢复;超声治疗;
闭式吸脂术自1977年报道以来,已成为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之一[1]。但术后患者常出现瘀斑、感染、血肿、皮肤坏死、热损伤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恢复常需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且需要加压等治疗,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手术效果[2]。体外超声已被证明可通过热效应,刺激组织愈合,缓解疼痛等促进患者康复,其疗效、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3]。我科自2006年来对吸脂患者术后进行超声治疗,发现患者肿胀消退、血清肿的发生率减少、恢复时间缩短,超声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10年7月我院整形美容外科接收的674例行肿胀吸脂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619例;年龄19~45岁,平均(34.5±3.9)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8例,男27例,女331例,年龄20~45岁,平均(35.8±4.2)岁;患者在肿胀吸脂术后行体外超声治疗,吸脂部位:腰腹部207例,大腿75例,上臂37例,小腿19例,背部6例。所有受术者均身体健康无既往病史,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脂部位等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及处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局部肿胀麻醉,肿胀液配方:林格液1000ml+2%利多卡因20ml+5%磷酸氢钠10ml+肾上腺素1mg,根据预计抽吸量的大小配制相应数量肿胀液。患者于站立位画出吸脂范围及等高线,选好切口位置,切口要处于隐蔽且便于抽吸脂肪的部位。经切口向吸脂区皮下灌注肿胀液至局部肿胀、皮肤略苍白、发硬及外观呈现桔皮样为止。放射状从不同隧道抽吸脂肪液,捏提法判断吸脂程度,深度达肌膜上深层脂肪,浅层保留真皮下少许脂肪,以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在臀部等负重部位则适当增加皮下脂肪的保留厚度。术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观察组于术后7d进行超声治疗,超声仪器为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在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进行超声乳化。根据吸脂部脂肪量的多少,超声能量为3w/cm2,超声时间据部位的大小来定,一般为2~10min,乳化的脂肪液可自引流管吸出。对照组于负压吸脂术后不进行超声处理。
1.3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离院前教育观察血清肿、肿胀、青紫、淤斑消退和瘢痕软化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嘱病人1个月复诊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在复诊和随访时询问病人上述指标恢复的情况并记录相应时间,测量肢体周径变化并行彩超测检测皮下脂肪厚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
例数 |
脂肪抽吸总量(ml) |
肿胀消退时间(d) |
瘀斑消退时间(d) |
瘢痕软化时间(d) |
并发症例数 |
肢体周径变化(cm) |
脂肪厚度变化(cm) |
对照组 |
316 |
1583±475 |
16.5±4.5 |
24.7±5.7 |
118.6±15.4 |
38 |
2.81±1.7 |
0.13±0.04 |
观察组 |
358 |
1726±503 |
8.6±3.2 |
13.8±3.9 |
68.8±7.5 |
12 |
2.95±2.4 |
0.18±0.05 |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脂肪抽吸总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1 ,P<0.01);肿胀消退时间、淤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33.38,52.27, 均P<0.01);肢体周径变化、脂肪厚度变化比对照组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17,14.4,均P<0.01)。
对照组3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感染5例,早起皮肤瘀斑18例、局部欠平整4例、血肿或血清肿3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脂肪栓塞3例、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12.1%,观察组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感染2例,早起皮肤瘀斑5例、局部欠平整1例、血肿或血清肿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未见脂肪液化、静脉血栓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8.38,P<0.01)。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型塑造有了更高的要求。负压肿胀吸脂术作为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吸脂方法,以其创伤小、遗留瘢痕小等特点,而受到广发肥胖患者的青睐,但在应用中仍时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4]。
针对吸脂术后患者恢复存在的问题,人们探究了不同的方法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王学艺等[5]通过对267例吸脂患者吸脂术后戴弹力套并持续压迫术区2~3个月,发现术后患者血清肿发生率降低、肿胀消退时间、瘀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较传统组明显缩短,即佩戴弹力套有助于病人康复。朱力等[6]则通过对吸脂患者术后利用LPG理疗机进行每周2次康复治疗,4周后发现患者肢体疼痛、肿胀、皮肤瘀斑及皮下硬结明显减轻或消失,认为lpg理疗机对吸脂术后的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超声波的治疗与检测现逐渐运用于临床。1992年,意大利的Zocchi[7]首次介绍了超声波吸脂术,使吸脂术进入了微创时代,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磁性转换器或压电晶体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但他当时是用超声技术的实际上是内超声吸脂术,存在侵入性的损伤问题。
直到1996年,SiIberg发明了外超声吸脂术(external ultrasound-assisted liposuction,EUAL),使超声波由体外经皮肤作用于皮下脂肪,解决了侵入性损伤的问题[8]。EUAL是在负压基础上结合为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实现的。高能外源性超声波作用于皮下组织,其振动可以引起组织的微机械创伤及局部高温。高振幅超声波可以使液体以极快的速度膨胀,产生微气泡,从而导致空穴效应。液体的气化改变使局部组织的细胞分子产生较高的加速力、切变力、温度以及较大的体积,最终导致脂肪细胞的破裂[9]。另外,外源性超声波的微流效应,可使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连接松动[10]。因此,体外超声技术在吸脂术中可能起协同辅助作用,促进脂肪乳化。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发现:EUAL能选择性破坏脂肪细胞,而细胞周围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不被损害,仅去除脂肪细胞的液体成分,高密度的固体成分留在原位,吸后皮肤十分平坦;超声波特有的皮肤收缩效应,特别适用于皮肤较松弛的患者[11]。由于EUAL的选择性作用,从而避免了传统吸脂造成的出血、休克、脂肪栓塞,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所接受。
针对体外超声技术的优点,我们设想吸脂术后行超声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当吸脂术后给予患者超声治疗,患者脂肪抽吸总量明显增加,而肿胀消退时间、瘀斑消退时间和瘢痕软化时间明显缩短,肢体周径和脂肪厚度变化增加,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超声对脂肪进行乳化作用,因此脂肪栓塞的可能性会增加,打的脂肪颗粒易阻塞肺循环中的最小分支;而小的脂肪颗粒则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严重时刻导致右心衰竭。另外,超声吸脂过程中还易使固体脂肪细胞发生脂肪乳化现象。本组研究中我们未发现有脂肪乳化和脂肪栓塞的患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为早期皮肤瘀斑,其次是感染、且和愈合不良、局部欠平整、血肿或血清肿等。因此,我们认为在全面考虑体外超声吸脂术的优缺点之后对吸脂患者术后行超声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是对脂肪抽吸术后康复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世荣.现代美容整形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228-1532.
[2]郭斐,刘畅,武彦良.吸脂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531-1532.
[3]李敏,高建华,罗盛康.肿胀麻醉下外超声与非超声吸脂术的比较研究.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2,8(4):188-190.
[4]卢立平.门诊吸脂减肥术137例临床经验.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8):91.
[5]王学艺 陈葵 王伟莲.弹力套在吸脂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54-55.
[6]朱力,陈东明,史文静,等.LPG技术对脂肪抽吸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288-1290.
[7]Zocchi ML.Ultrasonic assiisted lioplasty:technical reginements and clinical evaluations .Clin Plast Surg,1996,23(4):575-598.
[8]Harvey H.External ultrasonic tumescent liposuction.Dermatol surg,1997,23:1201-1206.
[9]Ferraro GA,De Francesso F,Nicoletti G,et al.Histolohgic effects of external ultrasound-assisted lipectomy on adipose tissue.Aesthetic Plast Surg,2008,32(1):111-5.
[10]于涛,兰云,王惠,李祥.体外超声吸脂术204例报告.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4):206-208.
[11]刘芳华,石冰,李永乐,等.体外超声吸脂术的应用进展.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5):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