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奉宜医师
曾有人这样问我:“医生,在诊所买的EGF,平时是不是得放在冰箱里。要不活性没了?现在市面上有卖EGF,保质期很短,这样能说明它的EGF很好吗?什么样的EGF才是好的?”
身为医生,我当然知道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表皮生长因子)或任何生长因子都很娇贵--从1962年Stanley Cohen和Rita Levi-Montalcini二位纯化小鼠颌下腺,发现促进新生小鼠开眼、长牙且对热稳定的多肽类物质,并于1986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开始,表皮生长因子EGF、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还有神经生长因子NGF、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PD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等许多生长因子热潮就席卷至今。
目前知道EGF、FGF跟PDGF相对热稳定(也就是不容易受到热破坏),KGF比较不稳定。至于其它的生长因子的详细说法:一来我的相关数据都是网络上找的,自己没有相关实验室经验,所以跟各位一样,我获得的也是二手信息;二来消费者也没办法知道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EGF纯度(更别提是否有其它不稳定杂质)。所以,我不认为这些稀少的信息就足以分辨哪个品牌的EGF比较好,更无法真正地去探讨它们的性价比。
某次与友人聊起相关话题,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假设A厂牌的95%纯度EGF一公斤2000美元,B厂牌的99%纯度EGF一公斤20000美元。你会怎么买?”(废话!2000元买到95颗苹果,20000元才买到99颗苹果!?再白痴的人都知道应该只买95颗呀!念过经济学没有?这叫做边际效用递减!我心里默默地判决他的愚蠢……)
后来我把这个问题翻来覆去地想,才终于搞懂故事的盲点:所谓的95%纯度EGF,同时也意味着5%的“未知物”。如同前面的想法,一般人可能去想“买到了95%”,但是如果您仔细想想,所有的产品都是“同时渗入,一起吸收”:吸收了95%的EGF,同时也就吸收了另外5%的“未知物”。换句话说,相对于99%,95%就意味着“5倍的风险”!
然后,请容许我提醒下各位,EGF跟癌症细胞“喜欢”的TNF-alpha可是关系密切呀。简单地说:这5%的苹果,不只是烂苹果,很可能是毒苹果!
再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以上情况:用葡萄作成葡萄汁,清洗葡萄是很费工(花费成本)的。要剪去梗、清洗去蜘蛛网、去除农药……最后得到99%纯度(难免有些连着的蒂头)。
但若不清洗,采收后就倒进去。整串枝梗、蜘蛛网、灰尘、农药……都会在里面,葡萄约占95%。
虽然看起来,打成汁都是一样的颜色,葡萄只有4%差距(多跟少的差别)。但是谁也不愿意吃进5%的杂质(干净与脏的差别)。
尤其重金属、农药等杂质,只要数十个p.p.m. (p.p.m. =0.0001%) 就有累积、伤害的可能性。
那么,医生究竟该如何替消费者把关呢?
厂商常常在我面前吹嘘自己的产品与仪器,害我眼花缭乱……身为购买者,各位面对这么多的广告、宣传,难道不也是眼花缭乱,到底什么样的EGF才是好的?
如果各位仔细看我的blog,对于“如何真正理解保养品”这个题目,我写过很多文章,例如以下这四篇:
“以阅读成分表方式理解保养品”?不!可!能!
保养品的浓度标示,别当真!= 张丽卿老师文章引用
对于保养品的理解,从肌肤检测下手?还是从成分表下手?
尽信书,不如无书!保养品的“成分分析”与“肌肤监测”差异
所以,我并不是特别关心厂商怎么说(反正真相永远不清楚)。临床医师唯一能做也是唯一该做的,就是持续监测皮肤,反复对照任何产品/药品/医美治疗对皮肤的最终总和表现。
想知道某牌EGF是好的还是坏的?会不会出现长期使用后的累积伤害?除了听厂商的专业报告之外,更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后皮肤真正变好才是硬道理。